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罗冠章的女儿李秀英向父亲展示了她退休返乡后写的一本日记。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一超供图)
我们共产党人就像种子,人民就像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与那里的人民融为一体,在他们中间生根发芽。 ——摘自罗冠章日记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何凡张泽木陈一超全白雪
1997年,卸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罗关章收拾行李,与妻子李传春回到牛庄市老家。
罗冠章在一叠手装稿纸的封面上郑重地写下四个大字:《1997年下乡退休杂记》。对他来说,退休并不是安享晚年,而是奔赴下一个战场。
“有五本装订完美的大书和许多纸片……散落各处记录自己的日常想法。”11月20日,李秀英在翻阅父亲的物品时眼含热泪。
罗冠章生前写下的日记已泛黄,卷曲着,但李秀英越看越明白父亲临死前为何要回山。 “他深爱着这片土地,视村民为自己的亲人。更重要的是,他始终牢记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为什么退休后要回到乌庄村,继续带领村民、立志发展?罗冠章在日记中写道:“我出生在农村,是一个平民的儿子。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不管有多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
罗关章最关心的就是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他为牛庄市的发展奉献了一生。
他写道,没有人有资格成为t的一员。除非他或她有远大的理想,否则他或她就是共产党。如果你只讲远大理想而不考虑实际,你就没有资格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罗冠章在日记中多次提到焦裕禄。 “焦裕禄在浪考工作了470天,从小事做起,为群众谋福利,无小事。”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帮助山区村民脱贫致富。
村民们凭什么相信这个老书记?他们会尝试跟随他吗?他日记中的一句话表达了他的真实意图。 “如果你告诉别人不要做某事,你就必须先做;如果你告诉别人不要做某事,你自己也不应该做。”
20世纪80年代,时任牛庄市党委书记的他,主动在自己的土地上尝试玉米覆盖。成功后,他加以推广,彻底解决了牛庄城人民吃不饱的问题。
“6月15日,8点到10点温室里的温度是28度。下午1点,35度……”这是正在进行天麻养殖实验的罗冠章先生的日记中记录的一系列数据。退休后,他在海拔2000米的山里度过了800多天,进行了100多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三本书里。
罗关章的日记里,一切都记录得很详细,从牛庄的耕地面积、人均收入、人口变化趋势,到当年每户的烟叶收购价格和天麻实验用的温室温度。没有任何关于他日常开支的记录。在这位前党员的心里,没有个人的“小账”,只有脱贫致富的“大账”。
当繁殖现有天麻的实验失败时,导致了破产手指和反季节种植萝卜的一次尝试失败,让罗关章受到了鼓舞。 “不畏困难,尽职尽责,这是我做人的起码标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多为人民做事,才对得起党。”当带领村民成功种植天麻,增加收入数千万元时,罗关章在日记中热情地写道:
“1974年入党时,我感受最深的是:一是信仰,二是学习文化知识,三是勤奋、专注,四是走群众路线。真正的英雄是群众。” 86岁的罗冠章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日记中的每一个字都是这位原党员一生赤诚面对人民、永远忠于自己初心的热忱誓言。最终意图。 Copyright © 2024-2026 黑料百科解析 吃瓜网51官网版的内幕与特点 版权所有
沪ICP备326236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