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冒充老人孙子骗取6万元。诈骗犯被捕后?
诸天都市报讯(记者 袁朝义 通讯员 李梦婷 谢道凯)电话里传来“太阳”的哭声,三名老人接连惊慌失措,共被骗走6万元。 11月17日,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近日审结一起利用AI拟声词技术欺骗老年人的诈骗案。 2025年4月,受害人丁奶奶接到家里固定电话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孙子”流着泪抱怨,自己在学校与同学争吵,不小心伤到了人。需要支付4万元赔偿金,还得对方父母来领钱。丁奶奶信服了,立即拿起2万元现金交给吴先生,吴先生就去取钱。 Q为加强信任,吴先生在取款时再次称呼老人为“孙子”并请他直接与老人协商。后来老人联系自己的孙子时,才发现了这一骗局。同一天,类似的阴谋又针对另外两名老年男子重演。刘父声称孙子打伤了同学,钟奶奶则称自己去报警,用儿子当替身,两人各被骗了2万元。当天,吴某利用在线远程监控的方式走访了5个地点,收取了3笔诈骗款项,共计6万元。法院认为,本案使用的人工智能拟声词可以很大程度上还原人声的语气,实现实时对话交互。老年人对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相对陌生,很难识别电话另一端的声音是假的,而这是诈骗成功的关键。更深层次的操控源于对老年人心理的精准理解e.另一方面,骗子利用老人对孙子的爱,制造对“紧急救援”的焦虑,不让老人有足够的时间核实事件的真相。与此同时,骗子还利用“12点”等细节增加真实感,编造“父亲是警察局长”、“有犯罪记录”等故事增加恐惧感,用“我不能告诉任何人”等说法切断核实途径。吴先生赶到事发地点后,赔偿了三名受害人的经济损失。法院判处吴某有期徒刑二年零一个月,并处罚金15000元。评委们发现,模仿声音、换脸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重复和使用,提醒我们欺诈方案在不断增加。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应保持警惕。如果您接到来自以下人员的电话陌生人索要钱财时,应多渠道联系对方或联系家人确认。孩子们还应该积极帮助老年人了解新事物,提高识别信息的能力。